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4月23日,在南京开往武汉的G1729次列车上,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儒辉,通过随身携带的针灸针进行应急治疗,帮助缓解旅客突发性不适,充分展现了中医药技术在应急救治中的实际应用。
“当时我正坐在3号车厢翻阅医学资料,突然听到广播播报5号车厢有乘客突发身体不适,紧急寻医。”王儒辉回忆,他第一时间拿起针灸针赶往现场。在列车工作人员协助下,王儒辉严格遵循急诊处置规范,监测该旅客的生命体征后,通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判断该旅客脉象弦细略沉,结合患者自述的连续出差、工作压力大、焦虑失眠的情况,诊断为急性应激状态。王儒辉立即依症选取合谷、内关等经穴施针,配合情志疏导,半小时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呼吸渐趋平稳,面色好转。
王儒辉手写的旅客旁证材料
“合谷和内关是缓解焦虑的常用穴位,但患者情绪不稳,下针必须精准。”王儒辉说,“看到患者状态明显缓解,很有成就感。中医不仅‘治未病’,在紧急时刻同样能发挥作用。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样的案例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为确保安全,他主动留在患者身边观察,直至列车抵达武汉站,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后续随访。患者下车时紧握他的手致谢,同车乘客也纷纷为他的专业与担当点赞。
旅客恢复后发布的朋友圈
王儒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裴迅得知他的救治经过,点赞表示:作为一名医学生,随身携带专业医疗器具的职业习惯,体现了应有的应急意识。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近年来将针灸急救技术纳入规培必修课程,通过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践结合,强化学生“四诊精准、处置果断”的能力。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中医急救技术的标准化研究与普及教育,培养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的中医药人才。
谈及此次经历,王儒辉感慨道:“‘银针虽小,可通天地’,愿以此次经历为镜,勉己践行大医精诚之道,不负岐黄薪火相传。作为青年中医人,我会继续精进技术,用实效证明中医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