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各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
根据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相关要求,开题工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否通过开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完成与否的重要依据。现将开题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开题对象
本次开题面向2023级(含专业学位型硕士)及以前未开题的研究生以及通过第一阶段学习且尚未开题的同等学力硕士、博士。
二、博士开题查新
根据《湖北中医药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开题查新的规定(试行)》(中医研〔2020〕29号),2023级、2022级及2021级尚未开题的学术学位型博士研究生需要进行开题查新,专业学位型博士研究生、同等学力博士、2021年以前入学的学术学位型博士研究生可自行选择是否进行开题查新工作。请参加开题查新的博士研究生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查新工作,并将《科技查新报告》随开题申请其它纸质材料一起交至研究生培养学院。武汉地区查新机构见附件1。
三、开题申请
请需要开题的学生于2025年4月10日之前向所在学院提交开题申请。开题须递交以下纸质材料:
1.开题申请表(一式两份)(请见附件2)
2.开题报告(一式两份)(封面样版请见附件3)
3.文献综述(一式两份)
4.科技查新报告(2020级及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型拟开题博士研究生须提交)
5.申请开题学生信息汇总表(附件4)
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不包括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国外资料不应低于30%,近五年文献资料不应低于50%。
请递交书面开题申请的学生于2025年4月10日前,登录我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开题申请及电子版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材料(具体操作流程请见附件5)。研究生导师及相关管理学院通过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线上审核(具体操作流程请见附件6、7)。研究生导师请在学院教学秘书或联培单位教务管理部门处查询系统账号及密码。
学院请于2025年4月16日将申请开题学生的文献综述电子版发送至研究生院培养办邮箱ypyb@hbucm.edu.cn(打包文件命名为:**学院开题文献综述汇总,例:中医学院文献综述汇总;学生综述命名为:硕士/博士/同等学力硕士/同等学力博士+学号+姓名,例:硕士231209890张三)。培养办将对本次开题的研究生文献综述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重复率不超过40%),并将结果直接反馈给学院。学院结合检测结果对研究生提供的开题申请材料进行综合审核,并在开题申请审核结果于4月28日前由学院反馈给学生,同时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审核,审核通过人数于4月28日反馈给研究生院培养办并以学院为单位领取《开题报告评议表》《课题研究计划书》和实验记录本。
四、开题报告
请通过开题申请的学生于2025年6月20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开题报告的相关要求如下:
1.提交开题安排申报表
请通过开题申请审核的学生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安排申报表》(附件7)交至各学院。
2.开题报告考评小组
请通过开题申请审核的学生按照《开题安排申报表》的时间进行“开题报告会”。博士生(含同等学力)“开题报告会”考评小组要求不少于5名专家组成(校外专家≥2名),硕士生(含同等学力)“开题报告会”要求不少于3名专家组成(校外专家≥1名)。另设开题报告会秘书一名(可由考评小组专家兼任),负责详细记录开题报告会的内容。
3.研究生报告
学生除了提交纸质开题报告书以外,须以PPT的方式向考评小组陈述开题报告,其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案,研究工作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研究工作拟采取的方式、方法,需要的实验条件和论文的预期成果及创新点,论文的工作量及进度安排等。汇报时间每位硕士生(含同等学力)不少于15分钟,博士生(含同等学力)不少于30分钟;考评小组点评和提问时间硕士生(含同等学力)不少于15分钟,博士生(含同等学力)不少于30分钟。
4.专家考评及表决投票
开题报告考评小组专家针对学生的选题、报告内容进行提问或提出修改意见,并要求学生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经参评专家表决投票后,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通过考评。
五、开题工作完成
“开题报告会”完成后,请在导师指导下填写《课题研究计划书》,课题研究过程中请在实验记录本上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
六、材料归档
请各学院于2025年6月25日以前收齐本次开题学生的《开题报告评议表》和《课题研究计划书》审核盖章,由各学院留存,并在学院网站公布开题工作完成学生名单。待学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以学院为单位将《开题报告评议表》和《课题研究计划书》直接提交至研究生院培养办。导师及研究生个人复印相关材料留存。
附件:1.武汉地区查新机构
2.开题申请表
3.研究生开题报告封面样版
4.申请开题研究生信息汇总表
5.研究生提交开题申请操作流程图
6.研究生导师审核开题申请操作流程图
7.学院审核开题申请操作流程图
8.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安排申报表
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025年3月13日